《作家》“头条诗人”吉狄马加,这首诗写得是“真好”
2023年7月,《作家》的“头条诗人”是吉狄马加。《作家》以“二十一世纪的诗”为题,发表了6首诗(也可能是组诗中的6节)。吉狄马加喜欢把诗写得很长,这次也不例外。
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下面这首《恶的罪名》算是比较短的了,不仅诗比较短,每一句都比较短。这样的诗,读起来相对轻松一点。但读的过程中,体验并不是太好。原本一句话的事,结果分成了好几行,气息就有些不畅了。
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
这首《恶的罪名》,应该是写的对“恶”的批判。但这首诗的标题“恶的罪名”,给人的感觉好像“恶”是受了冤枉一样。在这首诗里,吉狄马加强调“恶”一旦逃离了枷锁,就无处不在了。
但就这首诗中,并没有看到“恶的罪名”是什么。这首诗每行的字都很少,最少的仅一个字,最多的也就6个字。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,吉狄马加在写这首诗时,情绪是很激动的?
这首诗读起来不困难,但要理解起来好像并不容易。估计这就是能成为“头条诗人”的原因吧?如果一下子就让读者理解了,还能是好诗吗?这好像是现在普遍的一种观点,甚至是主流的观点。
在这首《恶的罪名》里,最后几句应该是重点。“但可怕的是,当恶被唤醒,注入集体的意志,并成为一种普遍,这般结果要远远超过善的胜利。”(这里没有按照原诗分行啊,那样占的篇幅实在是太长了)。
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
这应该是在说,“恶”一旦成了一种普遍,“善”就没法战胜“恶”了。(我理解得没错吧?)如果我理解得没错,就有点费解了,这么明了的事,为啥要写得这么拧巴(突然想到了这个词)呢?“这般结果要远远超过善的胜利”,确实够拧巴。
当然,有可能是我理解错了,这首诗要表现的并不是我理解的那样。如果是这样,只能说我的“诗歌审美”水平不够了。因此,关于这首《恶的罪名》,就此打住吧。
下面我们来说点别的,就是这次“头条诗人”关于吉狄马加的简介。“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,同时也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诗人。”后面是有关吉狄马加曾经和在任的职务、主要诗集,还有获得的国际奖项。
图片来源于中国诗歌网
看到这样的简介,我们是没有理由对吉狄马加的诗歌持怀疑态度的。如果有什么问题,那一定是自己的问题。因此,最后我要说,吉狄马加这首《恶的罪名》,写得是“真好”!虽然我说不出好在哪里,但一定是“真好”。
关键词: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